近日,我參加了妻子所在的醫(yī)院組織的一次讀書會活動。大家一起研讀了《非暴力溝通》的書,作者是馬歇爾·盧森堡博士,是一位全球著名的非暴力溝通專家。細細品讀該書,感覺無論對于工作還是生活,特別是對我這樣剛成婚、對夫妻相處之道還很陌生的人,感覺受益匪淺。
什么是“非暴力溝通”呢?它是指在溝通不暢之時,雙方用更平和的方式進行溝通。在我看來,從大處講,是用“情”感召對方,從小處講,是講究“講話方式”,雙方在充分溝通下解決問題。按照書中所指,“非暴力溝通”有四個要素,分別是“觀察”、“感受”、“需要”與“請求”,四者構成了“非暴力溝通”。
“觀察”,觀察容易和評論混淆。在非暴力溝通中,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,而主張評論要基于特定時間和環(huán)境中的觀察。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,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。對于大多數(shù)人來說,觀察他人及其行為,而不評判指責,或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析,是難以做到的。例如,“周某某今天在辦公室工作了10個小時以上”,而不是說“周某某工作時間太長了”;“陳某某這周和我聊三次天,每次都說別人不尊重他”,而不是說“陳某某在和我聊天的時候總是愛發(fā)牢騷”。通過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,觀察就是描述客觀事實而不作任何帶有自己主觀意識的評論,這也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。
其次是“感受”,感受容易與想法混淆。例如:“我覺得我上次歌詠比賽沒唱好”,這是一個想法,感受的說法應該說“上次歌詠比賽我沒唱好,我有些失落”,在表達感受的時候,要多用“認為”,而不要用“覺得”,在書中,作者羅列了一系列表達感受的詞匯表,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。
再者就是“需要”。需要和感受之間的關系很緊密,發(fā)言者說出的需要是因自己的感受才引出需要。在生活中,大多數(shù)人并不習慣從需要的角度考慮問題,在不合心意的時候,我們傾向于別人有什么錯。例如“你沒把飯吃完,媽媽感到失望”、“你沒把飯吃完,媽媽感到失望,因為媽媽希望你能健康成長”,對比這兩個句子,前一句,發(fā)言者只是對他人提出了批評,沒有表達自己的需要,而后一句表達,則有助于雙方接受,馬歇爾·盧森堡博士結合他長期以來經驗談到,一旦人們開始談論需要,而不指責對方,他們就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。
最后就是“請求”。請求是非暴力溝通最重要一個元素。在表達了觀察、感受和需要之后,我們要提出具體的請求。一方面,要明確談話的目的,如果我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就很可能會使用抽象的語言,請求就不夠具體,會導致對方很困惑,不知道我們到底要什么,這樣的談話通常是無效的,對方無法理解你,也自然無法回應你的請求。另一方面,在表達請求時,要避免使用命令的口吻,不要讓對方覺得是在強迫他做某件事,避免他們心理認為我們是在強迫他們,而導致他們不太想滿足我們的愿望。
以上就是“非暴力溝通”的主要內容及本人對其理解。樂意接受這種溝通方式的朋友,可將上述“四個元素”寫在手上,勤加練習,想必對工作乃至生活都會大有用處。以我為例,在婚前,自認為脾氣不臭、溝通還行,但婚后,有甜蜜更有摩擦,有時感到還很憋屈,相信在溝通技巧提升后,生活更會幸福美滿。